首页 > 图片新闻 > 文章详情

用青春的热度温暖孤独的心灵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发表时间: 2014-07-22 | 浏览次数: 317

  75日至12日,记者随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心语心愿爱心服务队”深入镇江、南京两地,亲身体验了一场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都是您的儿孙”

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心语心愿爱心服务队”作为目前入选团中央举办的全国100强“圆梦中国”公益行动的专项实践团队重点关注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失独老人。“失独老人是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一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心灵创伤,另一方面对他们又有许多政策和法规层面亟需完善。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政府和社会对他们应该要更加关爱。尤其是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的关注,这也是我们选择做这个主题的目的。”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颂教授作为团队其中之一的指导老师首先对记者道出了这次活动的主旨。根据计划,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扬中市新坝镇立新,走访了村中的几户失独老人。

推开李大爷的家门,在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老人热情的将同学们领进屋。刚刚坐定,老人的泪水就涌上了眼眶:“我今年81了,老伴76,我的小儿子就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走’的。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应该52岁了,整整过去27年啦。”村工作人员介绍老人其实有两个儿子,小儿子27年前参军作为工程兵在施工中炸药爆炸牺牲,所以老人一家是军烈属。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同学们了解到目前老人和老伴的生活补贴已经从当初的每月50元涨到了3000元,医疗报销的比例可以达到80%-90%,整体的生活质量是不错的。“李大爷的情况虽然特殊,但其实更说明了关注失独老人心理状况的重要性。尽管算不上真正的失独老人,尽管还有一个儿子在身边,物质生活也基本满足,但我们可以发现27年的时光却难以抚平老人的心灵伤痛。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失独老人那种心灵创伤是可想而知的。”实践团队队长、行政管理专业大二学生许艺桐对记者有感而发。

访谈结束,老人坚持将大家送到屋外。望着眼前朝气蓬勃的面孔,老人再次潸然泪下。同学们围在老人的身边,与老人依依话别,“爷爷,您别伤心,我们都是您的儿孙!我们会再来看您。”

我也是一位失独母亲”

结束了立新村的走访,实践团队又来到了镇江市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一走进社区办公楼,同学们便被这里浓厚的志愿文化所吸引:墙上贴着志愿服务的项目,每个桌上摆放着党员服务的标牌,爱心小饭桌、爱心车队、助残惠民服务等等,项目种类繁多。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办公区中心位置的一方天地:20多位大爷大妈聚在一起,或打牌、或聊天、或喝茶,不时有爽朗的笑声传出,与一般社区的邻里中心没有什么两样。“这是我们以失独家庭为对象建立的‘兼爱沙龙’,建立一年多来已经辐射了整个润州区,甚至一些更远地方的失独家庭知道后也参加进来。”社区党总支书记阮庆红向同学们做了介绍。

在征得现场家庭同意后,同学们首先分成8组进行访谈。访谈中,一位五十多岁模样的中年女性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俨然是整个沙龙的组织者,现场失独家庭非常配合她的调度,正是在她的组织下访谈有序而高质量的进行着。“我是‘兼爱沙龙’第一位志愿者,也算是整个沙龙的组织者。”面对记者的疑问,今年59岁的钟莹解释到。“失去子女的伤痛是巨大,而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子女的话题总会被不经意的提起。为了回避伤痛,失独家庭刻意的疏离人群,不与外界接触,甚至不愿踏出家门。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让这些家庭有一个心灵释放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谈论自己的子女,谈论自己的现状,抱团取暖。”当问到为什么会想到关注失独群体时,这位在记者看来坚强、从容、充满热情的女性眼圈一红,“因为我也是一位失独母亲。我能理解失独家庭的心灵伤痛,他们失去了子女就失去了希望,面临着养老、看病的难题,甚至担心死后去火葬场都没人签字。这个群体需要解决很多物质和政策层面的问题,但更需要心灵的慰藉。”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这边记者听钟莹热切地谈论着“兼爱沙龙”给多个失独家庭带来的心灵安慰,那边访谈已经结束,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几个小节目已然开演。

首先开始的是手指操。这是一种活动手指各个关节的动作操,舒缓而简单易学。随着口令,几十位大爷大妈伸出双手有模有样的活动起来。领操的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二学生石琪,“选择这个手指操每个动作也是经过我们认真考虑的。像这些失独家庭的老人年龄一般最小也在50多岁,不适合剧烈的运动,手指作为人体重要的微循环区域对身体的保健很有益处。”

手指操之后,丢“沙包”、“甜蜜接力”夹枣子的小游戏又开始了。“沙包”是一袋袋的酸枣糕,大爷大妈们被分成了两队,在规定的距离内将“沙包”丢入地上的盒子内,丢入最多的队获胜;夹枣子就更有趣,两组人员采用接力的办法,将一颗颗枣子夹入碗中,速度最快队获胜。“别小看了这两个游戏,”队员朱萱嗣同学道出了其中的门道:“酸枣糕在游戏结束后分发给大家,这种酸性口感对于精神上处于压抑状态的人可以起到提振食欲的作用。”队员陈鑫远同学补充道:“夹枣子也是一种手、眼活动训练,对大爷大妈的身体也是一种锻炼。同时我们还准备了洗衣粉、无糖麦片等非常实用的活动小礼品。”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压轴的节目登场了。队中两位大一学生罗洁、秦壮壮演起了双簧,他们风趣幽默的表演不时引起大家的欢笑。最后,罗洁同学唱起了《红灯记》的选段“奶奶你听我说……”。当唱到最后一句“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一位大爷对站在他身边的队员说道:“你们也有一颗红亮的心呐!

“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结束了镇江之行,实践团队回到南京。根据计划,将先后走访栖霞区四棵柳社区、鼓楼区福建路“银杏树”老年服务中心。这两个地方的主体并不是失独老人,而是普通的老年人。为什么要走访这两个与实践主题关系不大的地方呢?“这两个地方其实代表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团队另一位指导老师、南京邮电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分团委书记季小乔老师告诉记者,“四棵柳社区反映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模式,‘银杏树’老年服务中心则是利用社会资本建立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养老服务,这几种模式对于探索失独老人养老途径具有很好的借鉴和研究价值。”

当记者如约赶到这两个地方后对季老师的解释更多了一份体会。四棵柳社区老人服务点就位于四棵柳小区内,这里也是团队中大三学生季冬琴的实习点。她指着墙上的助老服务项目表对记者说:“这里的老人出了家门就能享受到社区提供的理发、沐足、保健和文化娱乐服务,平时又能居家生活养老,失独老人的养老也可以借鉴这样的形式。”“银杏树”老年服务中心则俨然是一个集住宿、饮食、娱乐、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养老院。同学们带去了精心准备的小礼品、小游戏和健康小讲座,在老人们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实践活动。活动最后,记者将这次社会实践到底是科研性质的课题调研还是志愿服务性质的公益活动这一埋藏许久的问题提了出来。“本质上说,这两者是一致的。”季老师解释说,“当代大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要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学校和学院一直以来始终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把育人融入到大学四年的全过程,融入到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每个环节,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出征前大合影

四棵柳大合影

银杏树大合影

迎江路大合影